首页 > 感官动态 > 行业动态  >  感官资讯周报35期7.12-7.18

感官动态

感官资讯周报35期7.12-7.18
发布日期:2025-07-21    新闻来源: 感知网
核心提示: 感官资讯速览 | 《绿茶 术语》国际标准修订发布、2025年全国调味品(酱腌菜)感官品评技能水平考评、红茶奶茶风味轮......
  本期热点资讯

1.中国牵头!《绿茶 术语》国际标准修订发布

2.红茶奶茶风味轮:解锁一杯奶茶的万千风味密码

3.GERSTEL SDA 感官导向研讨会开始报名

4.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调味品(酱腌菜)感官品评技能水平考评工作的通知

5.2024-2025年度休闲食品创新趋势发布


感官动态

1.1 感官标准

1.1.1 中国牵头!《绿茶 术语》国际标准修订发布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近日修订发布了《绿茶 术语》国际标准,这是我国主导的第五个茶叶国际标准。该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提出,于2017年立项,2021年首次发布,2022年启动修订并新增7个术语附录。修订版通过图片和风味轮将绿茶的143个专业术语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化认知,实现了“文字标准+视觉索引”的双轨呈现,有助于解决国际贸易中绿茶品类鉴别和感官评价的认知歧义。

新闻来源:说茶ShowCha

 

1.2 感官前沿

1.2.1 硬核研究 | 荔枝风味图谱:解码千年贡果的感官奥秘

荔枝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多样的品种深受人们喜爱。其风味差异主要源于品种、产地气候、土壤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荔枝的外皮颜色、形状和纹理是判断品种和成熟度的重要依据,而其香气则因不同品种所含挥发性化合物的差异而呈现出从蜜香到桂花香等多种风格。在口感方面,荔枝的果肉质地从绵软到爽脆,甜酸比也各有不同,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荔枝的味觉地图。荔枝的甜度主要来自果糖和葡萄糖,酸度则由苹果酸和柠檬酸决定,而其香气会随成熟度变化。在食品工业中,科学的感官分析技术对于精准量化荔枝风味、确保产品品质稳定以及提升消费者的味蕾体验至关重要。

新闻来源:青岛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1.2.2 红茶奶茶风味轮:解锁一杯奶茶的万千风味密码

安徽农业大学团队在《Food Chemistry》发表的研究中,构建了红茶奶茶风味轮,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和感官分析,系统化、可视化地呈现了红茶奶茶的风味特征。研究中,20种红茶样品(来自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经过标准化煮茶和混合牛奶处理后,由经验丰富的感官评价员遵循国际标准(ISO 11035)进行风味描述和强度评分。风味轮采用三层结构设计:最内层为香气、风味和口感三大维度;中层细分为16个亚类,涵盖果香、甜香、花香等;最外层为75种高频描述词,如“奶油”“玫瑰”“椰糖”等。研究还确定了19种关键香气活性化合物,如香叶醇、反式-β-紫罗兰酮等,为风味轮提供了化学依据。

新闻来源:新国茶研究室

 

1.2.3 多重因子分析(MFA),探究消费者对产品喜好背后的驱动因素

多重因子分析(MFA)是主成分分析(PCA)的扩展,适用于多组多维数据,能同时考虑不同类型变量的贡献,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和化妆品的感官分析及消费者偏好调研。与传统方法相比,MFA可保留个体差异并结合不同类型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在鸡尾酒和卷烟研究中,MFA揭示了消费者与专家在感官评价上的差异,为产品开发和市场人员提供了数据支持。如果想深入了解这些先进的感官分析方法,食品伙伴网将于7月31日和8月14 - 15日举办SEPA感官消费者测试实战系列培训【基础班】和【进阶班】。课程由行业专家讲授,涵盖感官评价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助力从业者提升专业技能。

新闻来源:感官科学与评定

 

1.2.4 嗅觉系统是如何解读复杂气味?而气味又是如何被掩盖或增强?

该文表明当你闻到气味时,实际上是吸入了微小的气味分子,这些分子会刺激鼻腔深处的嗅觉感受器(嗅神经元)。鼻腔内约有数百万个这样的细胞,每个细胞能构成约500种不同类型嗅觉受体中的一种,选择性地捕捉特定气味分子。研究表明,简单气味会激活特定的神经元组合,形成编码信息并被大脑感知为特定气味。然而,复杂气味(由多种气味分子组成)的感知机制尚不清楚,某些气味甚至可以掩盖其他气味,但其相互作用机制未知。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SCAPE显微镜对小鼠鼻腔组织进行成像,发现一种气味可以改变细胞对另一种气味的反应,即使单独使用时未触发反应。这种相互作用会影响神经元反应的强度,增强或抑制气味感知,表明复杂气味的编码并非简单累加各气味的神经细胞信号反应。这些发现为理解大脑如何解码复杂气味信息提供了新见解,并可能帮助理解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嗅觉丧失。

新闻来源:芳香分子lab

 

1.3 感官书籍

1.3.1 《感官品鉴的科学》–Sarah Masoni(SCA认证感官专家方法论)

《感官品鉴的科学》是一本由Sarah Masoni撰写的实用指南,旨在帮助食品行业的专业人士将主观的感官体验转化为客观、可靠的数据,从而指导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和市场决策。书中强调,尽管人类的感官非常灵敏,但需要通过标准化和科学化的方法来校准和量化这些感觉。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差别测试(如三角测试和二三点检验)来检测产品之间的微小差异,以及如何通过描述性分析来全面、定量地描述产品的感官特性。此外,书中还探讨了消费者测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管理和培训品评员队伍,确保他们在感官评价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作者还提供了在有限条件下创建理想感官测试环境的建议,并强调了数据解读与应用的重要性,以确保感官测试结果能够转化为实际的商业决策。这本书是一本“填坑指南”,帮助食品行业从业者解决感官评价中的常见问题,提升产品竞争力。

新闻来源:老姜观点


会议培训

2.1 感官会议

2.1.1 GERSTEL SDA 感官导向研讨会开始报名

GERSTEL SDA 感官导向研讨会将于2025年8月13-15日在哲斯泰(上海)贸易有限公司举办。此次研讨会为期三天,将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演示和互动讨论等形式讲解香气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参会者的香气识别技能与词汇量,同时提供样品萃取与GC -嗅觉分析(GC-O)的实践经验,深入了解GC-O嗅觉数据的评估方法,并将感官导向分析(SDA)方法应用于参会者自己的样品。培训内容涵盖气味识别、实践操作、数据分析和样品实测四大亮点,旨在帮助分析化学家和感官科学家确定产品中的关键感官活性化合物,快速绘制产品香气轮廓,开发异味控制与去除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及客户投诉问题。

新闻来源:哲斯泰 GERSTEL

 

2.2 感官课程

 2.2.1 心啡共振・咖啡沙龙·系列一:咖啡手作实验室 × 感官解码

心・啡空间 Heartful Coffee举办了一场“心啡共振・咖啡沙龙・系列一 | 咖啡手作实验室×感官解码”活动。深耕咖啡领域12年的老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分享了咖啡的历史文化、豆子特性及制作技巧。活动中,参与者体验了咖啡皂DIY的乐趣,老师详细讲解了制作流程并提供专业指导,现场气氛热烈融洽。在等待咖啡皂脱模时,老师分享了趣味问答和入行心得,还预告了后续的意式咖啡拉花课和精品手冲课等精彩活动。

新闻来源:心啡空间 Heartful Coffee
 

2.2.2 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调味品(酱腌菜)感官品评技能水平考评工作的通知

中国调味品协会将于2025年9月在四川省眉山市开展全国调味品(酱腌菜)感官品评技能水平考评工作。报考人员需从事酱腌菜研发、质量检测或生产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感官品评实践经验,身体健康,能够公正客观地提出评价意见,且满足一定的职称、学历或工作年限要求,原则上年龄在25岁以上、55周岁以下。考评内容包括理论考评(感官品评基本知识、酱腌菜产品感官品评方法及评分标准)和感官测评(嗅觉、味觉灵敏性及酱腌菜感官品评测评)。协会将成立考评专家组进行讲解和考评,合格者将被聘为国家级调味品(酱腌菜)感官品评委员并颁发聘书。

新闻来源:中国调味品协会

 

2.2.3 圣唐国际咖啡学院8月课程安排,SCA感官初中级认证,CVA for Cuppers 认证课程

SCA将推出两门咖啡专业课程。SCA感官技能初中级认证课涵盖感官科学在咖啡品鉴中的应用、咖啡风味轮的运用、咖啡风味的多维度辨别与描述、杯测系统定义及练习、不同产区和处理法咖啡豆的品鉴等。SCA咖啡杯测价值评估系统认证课程则包括全新CVA系统介绍、描述性评测表的使用、嗅觉参考识别、杯测实践等。

新闻来源:圣唐国际咖啡饮品

 

2.2.4 感官训练|北京7月SCA感官&CVA课程

北京大喜咖啡培训工作室将于7月举办SCA感官技能课程和CVA(咖啡杯测价值评估)认证课程。SCA感官技能初中级课程内容包括鼻前与鼻后嗅觉训练、味觉溶液识别、咖啡风味拆解与感官校准、红外灯暗房香气识别、三角杯测训练以及感官小组大杯测与校准讨论等,旨在帮助学员获得SCA感官中级证书。CVA课程则专注于提升专业杯测技能。

新闻来源:大喜咖啡培训工作室
 

2.2.5 线上版《SCA 感官技能高级课程》

《SCA 感官技能高级课程》主要面向已取得SCA感官中级认证并了解CVA价值评估体系的人群,课程内容包括深入学习感官评价的高级技巧、咖啡风味的深度分析、杯测的高级应用以及如何结合CVA评估体系进行精准的感官评价。课程将通过在线直播互动、课后作业和在线考核的形式进行,旨在帮助学员提升感官评价的专业能力,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新闻来源:无屿咖啡NeverLand
 

2.2.6 G39感官评价培训

G39感官评价培训将于2025年8月7日至8日在广州举办,培训内容包括感官指标定义、消费者语言转换、感官品评小组应用、标样设置、小组讨论引导、感官与理化分析结合、感官评价术语及标准、产品属性描述、样品制备与呈送、问卷设计、感官测试流程、评价员管理与培训、感官评价方法与应用等。通过培训,学员将掌握感官评价技术,提升产品评价、质量控制和市场分析能力。

新闻来源:盛评


趋势分析

3.1 2024-2025年度休闲食品创新趋势发布

2024-2025年度休闲食品行业呈现出八大创新趋势:一是“减”“加”双轮驱动,通过“三减”技术创新及添加天然健康组分等提升产品健康效益;二是“食药同源”原料创新应用,开发具有特定健康功效的产品并解决相关技术难题;三是全链路智能化生产体系重塑产业效能,实现从“制造”向“智造”转型,提升产业效能;四是大食物观赋能休闲食品原料创新应用,拓展原料来源并提升产品功能特性;五是“情绪休食”崛起,以心理疗愈方案重塑消费市场;六是可持续包装技术装备引领绿色消费,向环保、低碳等方向演进;七是感官科学技术驱动个性化创新,实现从“口味复制”到“风味创造”的跃升;八是区域特色食材工业化、休闲化转化加速,推动地方特色食材走向全国,开辟差异化创新赛道。

新闻来源: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3.2 白酒降度潮,果酒行业人士究竟如何看

白酒行业近期掀起“降度”风潮,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知名企业纷纷推出低度产品,试图突破市场瓶颈、吸引年轻消费者。然而,这一趋势引发了对白酒核心价值和文化根基可能受损的担忧。果酒行业人士对此看法不一:有观点认为白酒降度为果酒带来了市场教育的机遇,但也带来了竞争压力;也有观点认为果酒应深耕自身独特价值,如原料、工艺、健康属性等,以应对挑战。总体来看,白酒降度对果酒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果酒企业需强化自身优势,精准定位,以在低度酒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新闻来源:果酒洞鉴
 

3.3 2024酒水饮料新趋势:健康、个性、场景感一个都不能少

2024年酒水饮料市场呈现出健康、个性和场景化的新趋势。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好不好喝”,更在意产品是否“健不健康”“有没有个性”以及是否“适合特定场景”。口味方面,轻养生饮品如低度酒和添加枸杞的饮品受到追捧,小众风味如油柑、佛手等食材入饮,技术提升也带来更新鲜、健康的体验。品牌方面,头部品牌下沉,新兴品牌崛起,包装成为“社交货币”,品牌通过融入生活方式吸引消费者。消费场景更加灵活,即兴消费、居家微醺和社交小酌成为新趋势,消费者追求随时随地的“自在”饮酒体验。

新闻来源:鱼柚嚼报告

声明:
①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感知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②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感知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 联系方式 邮箱:service@esensmart.com 手机:13210910866(微信同号)
“感知网”,聚焦感官领域,分享国内外行业资讯、标准法规、技术前沿活动推广等,打造国内感官行业信息传播与互动交流平台!

手机:13210910866(微信同号) 邮箱:service@esensmart.com
感官评定
感官评定
  • 关注微信

  • 联系电话

      13210910866
  • 邮箱

      service@esensmart.com
Top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