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队名称:北京林业大学FFFS研究团队
研究领域/擅长方向:食品风味化学与感官评价新技术新方法;林果发酵品质形成机制;酒精和非酒精发酵饮品开发。


1. 基本情况
北京林业大学林果品质与加工研究团队(BFU-FFFS团队),2012年组建,由朱保庆教授领导,隶属于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食品科学系,依托林业食品加工与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北京林业大学森林食品与健康研究院。
2. 优势介绍
团队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1)林果原料及其发酵过程中品质特性形成的化学和生物学基础;(2)林果发酵菌株定向选育及高活性发酵剂制造关键技术;(3)复合林果健康发酵基料创新;(4)食品饮料感官评价和风味分析新技术新方法。


近年团队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15余项纵向科研项目,与中粮、飞鹤、元气森林、华润雪花等知名食品饮料企业和黑龙江、宁夏、广西、山东、北京等林果产区开展了20项产学研合作。团队以消费者感知为导向,借助现代分析化学与感官科学手段,构建了人机结合的林果资源及其加工制品感官组学评价技术体系,系统建立了山楂、枸杞等林果及其加工产品的感官分析词典,创制了近 50 种可以便携使用、稳定储存的林果典型风味标准参比样;整合应用差别检验、描述性分析和消费者情感测试方法以及新兴的恰好标度、适合项选择法、放射投影地图法等快速感官评价方法,系统解析山楂酒、蓝莓酒、枸杞酒、枸杞原浆等林果产品品质,明确了影响我国消费者偏好的感官驱动因素,为林果产品改良提供了方向;开发了林果原料及其制品多重风味化合物分析方法,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味化合物索引数据库,包含近 400 种食品风味化合物的 CAS 号、化学结构图香气阈值、香气描述、保留指数和高分辨质谱谱图等信息,并免费开放供同行使用。目前已毕业研究生40余名,本科生150余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授权专利 4件,软件著作权 5 项,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 “揭榜挂帅”项目,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个性化智能酿造核心技术研究与示范,2023-2026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药食同源桑葚枣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示范,2024-2027
华润雪花啤酒研究院,消费者感官导向的橡木风格醲醴特征风味形成解析,2024-2026
元气森林,饮料新产品感官评价与消费者测试,2022-2028
飞鹤乳业,婴幼儿配方奶粉感官评价体系建立,2022-2024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食用油感官品质形成与风味预测模型,2021-2025


团队搭建了适应开展分子感官科学、感官评价和消费者调研等多方面研究的感官实验室,配有SPME、SAFE、GC-O-MS、HPLC等分子感官科学仪器设备,拥有自主开发的动态感官评价系统、人脸微表情实时追踪系统、粉末溶解性分析系统等。同时,熟练掌握掌握GDA、CATA、PPM、PP等多种感官分析方法,长期维护3-5个描述性感官评价小组,年均组织开展8000余人次的消费者测试,常年服务多家食品饮料企业和林果行业企事业单位。


团队搭建了适应开展分子感官科学、感官评价和消费者调研等多方面研究的感官实验室,配有SPME、SAFE、GC-O-MS、HPLC等分子感官科学仪器设备,拥有自主开发的动态感官评价系统、人脸微表情实时追踪系统、粉末溶解性分析系统等。同时,熟练掌握掌握GDA、CATA、PPM、PP等多种感官分析方法,长期维护3-5个描述性感官评价小组,年均组织开展8000余人次的消费者测试,常年服务多家食品饮料企业和林果行业企事业单位。

